又是一年清明时,在你的家乡,#清明节#一般都会吃什么美食呢?
我们老家在农村,每到清明时节,野外荒地上、水库旁、田梗上、水沟边就会密密麻麻地冒出一种开着***小花的草,它的名字叫鼠曲草。这时候,老家的大人、小孩子们纷纷跨着篮子去田间***摘,回家后将鼠曲草鲜嫩的枝叶熬成汁,做成鼠曲粿,用来祭祀祖先。
鼠曲粿不仅仅是一种特色的美食,它的药用功效更是深得我的喜爱。
说它是美食,我们先看看它是怎么做的吧,这个手艺是从婆婆手上学来的。
首先,将鼠曲草鲜嫩的枝叶洗干净,放入锅里煮开捞出,冷水冲洗后,用刀切碎,放到搅拌机里搅成泥状,倒入锅里加少量水煮开后,伴入糯米粉揉成面团。
接下来,取一小块面团,捏出一个碗形,放入馅料,收紧口,用模具按压好,粿就做成了,把鼠曲粿放在准备好的香蕉叶上,放入蒸锅蒸十来分钟,就可以吃了。
咬上一囗热气蒸蒸的鼠曲粿,瞬间缠绕在唇齿间的软糯香甜及鼠曲草独特的青草香味,让你特别满足,幸福感倍增。
说它的药用功效,还得从无意间治好我的肠胃说起。
我之前肠胃功能不好,脾胃不和,大便不成形。中药、西药吃了很多,不见效。直至无意间连续十几天都吃了鼠曲粿,大便就正常了。这无意间吃出了健康,让我惊喜不已。马上查资料科普一下。“鼠曲草性平,味微甘,入肺经。具有止咳平喘,降血压,祛风湿的功效。用于治疗感冒咳嗽,支气管炎,哮喘,高血压,蚕豆病,风湿腰腿痛等病症;外用治跌打损伤,毒蛇咬伤”。原来鼠曲草有这么多功效。由此,我特意向婆婆学做鼠曲粿手艺。
现在网上也能买到鼠曲草粉,做起来很方便。一年四季,我们家的餐桌上经常出现鼠曲粿。
又是一年清明时,不知道是不是我们那边都会这么吃还是只有我家。记得以前在老家,每到清明节那天,妈妈变会早早的起床,先去给家里的各种神位插上香,点上蜡烛(我们那边信佛教比较多)。然后去外面地边的土路上给家里已故的亲人烧点纸钱,大概这是妈妈一年中为数不多的几次可以祭奠一下去世的外公外婆。外公外婆孩子多,跟那一辈的大多数人一样,也是缺吃少穿吃了好多苦,年纪轻轻就去世了。为此,妈妈心里一直觉得遗憾。等祭奠完,妈妈便会去旁边的苹果树地里拔好多开花的荠菜回家,淘洗干净,然后连菜叶带根放锅里,爸爸烧火,然后煮一大锅荠菜鸡蛋。白***嫩的鸡蛋,带着一缕清新的青草香,馋的我直流口水。妈妈说以前她小时候,外婆也会煮给他们吃,只是那会物质太匮乏了,一整家人,能煮进入一个鸡蛋,就算是全年吃到最好吃的饭了。
如今在上海,很难买到带花的大荠菜,鸡蛋也没有了以前家里妈妈后院自己养的鸡生的土鸡蛋,偶尔想起,满满的怀念。
清明将至,各地的特色小吃都有什么?
答!清明是个历史攸重传统节日,这天将是后人祭念祖先的佳节,在这天会与其它节日一样,做些地方特色小吃食物饮食,在我处有着一种叫清明莱的,将採摘回来和糯米蒸熟打成粑粑,掐成小团在鍋星烙来吃,味道可鲜了,现在想起都还唾液三尺呢。
谢谢,清明节是祭亡灵的日子,他们都会带一些,水果香烟白酒带一些烧饼,去祭奠亡灵,在这祭奠亡灵的日子里,还会有人想到好吃的,沧州的驴肉烧饼,是很受消费者的欢迎,记得小时候,在清明节的早晨,我们几个小孩,都会去墓地,藏起来看他们祭奠亡灵,他们走了我们好去那他们祭奠亡灵的吃的,说吃了它可以长命百岁,记得有一次清明节,我们早晨起来七点多就到了墓地,因为这一家是从外地来的,等他们走了,我们就拿了他的吃的喝白酒,坐在一个坟墓后面,就开始吃了起来,我们都喝醉了,到了晚上黑天了,才回家,他们拿的小吃很好,是天津的香油酥饼,和天津的奶油蛋糕,天津的狗不理包子,还有各种水果,要想吃小吃请到我们沧州来,美味的羊肠汤,营养丰富美味可口,沧州马本斋村的羊肉汤面水饺,还有孟村的马家烧麦,都是一种很好的美食,很是我们的信任。
河北清明节吃什么?
河北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。“馓子”为一油炸食品,香脆精美,古时叫“寒具”,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,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。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:北方馓子大方洒脱,以麦面为主料;南方馓子精巧细致,多以米面为主料。
馓子是一种非常美味的小吃,它是一种油炸食品,吃起来香脆诱人,是清明节主要吃食之一,馓子在古时候叫做“寒具”,因为古时候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,家家户户都不允许生火做饭,所以大家就提前炸好馓子,作为寒食节的主要食物食用,因此吃馓子也成为了清明节的习俗。
2、蒿子粑粑
蒿子粑粑是寒食节的主要小吃,寒食节的时候大家都不会生火做饭,所以冷食便成为了这个节日的食物,蒿子粑粑就是北方一些地区比较有名的小吃,也是清明节时期吃的主要食物,大家用艾草汁和面,然后包入馅料做成蒿子粑粑,虽然叫做冷食,但是吃起来却非常好吃。
河北清明节当地人都会做的一道时令食物就是“乌稔饭”,畲族尤其擅长。每年清明,当地人将糯米浸泡在用当地乌稔树叶滤出的汁液中,然后蒸熟食用。做好的“乌稔饭”颜色乌黑,但米香扑鼻,别有一番风味。
清明时节,吃螺蛳是河北的食俗,当地有“清明螺,抵只鹅”的说法。这个时节***食螺蛳,肉质肥美细腻。螺蛳的烹调方法颇多,可炒、可拌、可醉、可糟、可炝,无不适宜。
各地有哪些清明的经典美食?
好吧,我就说一个经典的美食!
我家乡是在广西的一个小山村,大家也知道广西壮家人知道吧!就是一个少数民族!
五色糯米饭是我们每年清明的必做美食,意义非凡,五色糯米饭在我这里是一代传一代的,我们把它看作五谷半登,吉祥之意,用来拜山,也顺便送些给亲朋好友!
五色糯米饭都是妇女做的,用料讲究(全天然植物上色,枫叶,黄花草,黄栀子,红蓝草),这正明我们壮乡美女心灵手巧,是个细致的技术活,把泡好的糯米,放入蒸笼慢慢蒸熟。
五色糯米饭现在已经是一个地方经典美食,在街上小吃摊是一个热门生意!
桃妹来解答。
如果觉得我的回答能给您带来帮助,请关注+点赞。桃妹还有豪华大礼相送哦,谢谢!
桃妹前两年曾经做个一个清明传统美食的统计,现在发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。
第一:青团子。
在整个东南沿海,包括广大的客家地区都有分布,现在网上到处传说的青团子大多数都是艾草做的。艾草香味浓重,有一定的保健效果。但是真正的艾草青团的缺点是颜色绿的不太自然,偏黄。同时会有星星点点的小麻子。吃是不耽误吃,但是总有那么一点小缺陷。
青团子在江浙沪一带很出名。而且特别是在苏南,上海,浙北这一片,大家普遍不用艾草去做青团,而且选用香味更加清新,颜色更加翠绿的浆麦草(桨板草)来染色。这种青团更合桃妹的脾气。
第二:艾粄。
其实艾粄也算是一种客家地区的青团子,或者可以这么说:在广义上讲,基本上所有染成绿色的糯米包裹馅料称之为青团子,不光艾粄,还有蒿子靶,艾米果等等。
艾粄的馅料更加丰富,而且以咸味居多。这样对于吃了糯米会反酸嗳气的人士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,因为咸味压底,胃酸就不会分泌过多了嘛。
第三:暖菇包。
第四:十三绝。
确切地说,老北京的十三绝全程应该是“寒食十三绝”。但后来寒食节和清明节合并以后,自然而然的就变成了清明的小吃。
它们分别是:麻酱烧饼,奶油炸糕、驴打滚、糖耳朵、艾窝窝、豌豆黄、糖火烧、硬面饽饽、馓子麻花、姜丝排叉、萨其马、螺丝转儿、和焦圈。
老北京人讲究,会吃。所以把面食做成各种小点,能吃的全也算过了一个不错的节吧。
第五:卷饼菜。
这个在全国各地也有近似的美食,比如合菜,烙饼夹菜,润饼菜,厦门当地的薄饼等等。
新蔬菜下来以后,北方很多地方都喜欢用新鲜的蔬菜配合韭菜豆芽炒个合菜卷饼吃。但由于各地气候不同,有的地方立春吃,有的地方龙抬头吃,还有的地方也就挪到了清明吃。
卷饼的菜一般以素菜为主,就是为了吃上春天的那一口鲜灵。多以韭菜,韭黄,豆芽,豆皮,粉丝,蘑菇等,也可以搭配一点肉丝以及河鲜海鲜。
过了清明,气温日渐升高,蔬菜也开始疯长,产量上去但香味反而下来了。所以大家不如趁这时候做顿卷饼菜吃。
第六:馓子。
馓子在北方都有分布,也是比较广的一种清明美食。在河南,河北,山西,陕西一带清明那一天,馓子甚至重要到很多老人家宁肯不吃饭,也要炸顿馓子吃。
撒子是非常古老的清明美食,后来也随着客家先民带到了南方。所以现在可以看出北方的馓子比较大气,而南方的馓子则比较秀气。
第七:面花,花馍,子推馍。
其实都是一类东西,以陕西和山西居多。这是一种纪念意义大于食用价值的清明节美食。
发好的面被赋予各种造型,比如十二生肖,蟠龙,武器盔甲等,再分给不同的人食用。孩子要吃老虎和牛,寓意以后有本事还老实,老人吃蟠龙,喜桃,寓意以后幸福美满,延年益寿。至于后生就要吃盔甲兵器,而妇女就要吃棒槌等,至于寓意……
第八:蒸小燕和大葱和蛋饼。
同时还会捏点小鸡,小燕以及煮点鸡蛋。这样吃了以后就预示这燕子已经回来,春天已经到来了。
第九:子推糕。
为纪念介子推而做的清明美食(其实也就是寒食节美食),是一种枣糕。现在在山西一些地方还能看到。枣糕可热食可凉食,寓意着介子推高洁的品质和不攀附权贵的贫民精神。
第十:各种清明饭,芥菜饭,捻子饭。
很多地方在清明这天,都会***摘各种野菜,然后搭配各种配菜来制作菜饭,于是这百谷丰登百病消散。比如芥菜饭,就预示这一年都不会长疥疮。
清明饭的野菜非常多样化,鼠曲草,白蒿,珍珠花菜,艾叶,鸡屎藤,荨麻叶,枸杞等等,混合在一起香味互相交融,那种清香自是不同寻常了。
捻子饭其实就是乌饭,用乌饭树的叶子和果实做出蓝黑色染色做成的饭,吃起来真真清香,心旷神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