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三朝古都洛阳,有哪些美食?
您好,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。作为一个曾经在洛阳上大学的人来说,洛阳的美食真的太多了。我最喜欢的有以下几种:
1.各种汤
2.锅贴
3.米皮
4.浆面条
5.大盘鸡
6.果子油茶
结语
关于洛阳的美食,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。我是饭小懒,一个用心生活的厨房小白,欢迎互相关注,一起探索美食做法!
十三朝古都美食太多了,最有洛阳特色、最大众、最接地气、最有名气的是洛阳各种各样的牛肉汤、羊肉汤、驴肉汤、豆腐汤、鸡汤、丸子汤,胡辣汤洛阳不是原产地,所以我一般不写胡辣汤。
一、洛阳汤的怪现象
洛阳还有一种特别的现象——洛阳喝汤有一怪,本地人不喝“不翻儿”汤。我有个爱喝汤的哥们。10多年经常喝完酒跑到老城民主街喝“不翻儿”汤,自从西大街一下子涌现出来10多家“不翻儿”汤后,而且上了央视“舌尖上的中国”节目后,外地人来洛阳都要喝一碗“不翻儿”汤。
啥叫不翻汤?光这名字听来就很有些噱头。“不翻”其实就是一张绿豆小饼,有小孩子的巴掌大小。把绿豆泡涨磨细兑水调汁,汁儿不稀不稠,舀一勺摊在鏊子上,用炉火加热,一分钟就熟了,不用翻个儿,所以叫做“不翻”。小小的“不翻”究竟是谁发明的,没人知道,但是在传说中,这张绿豆小饼来头可不小。相传清康熙皇帝独自暗***情,途经孟津县小浪底镇时饥肠辘辘,忽然闻到一阵奇香。原来是一户人家的老太正在烙饼,便上前讨要。老太说:“饼还没翻,不熟。”康熙皇帝饥不择食,说:“不翻不翻,救命要紧。”抓起饼大吃,顿觉美味异常,并为这小饼赐了字。于是,这受过“册封”的小饼再也不用翻了,因此得名“不翻”。
其实外地客毕竟不是当地土著,在洛阳,喝汤要往东边走——去洛阳老城、瀍河***区喝汤,最好喝***牛肉汤,绝对让你喝过一次喝第二次,喝过几次洛阳汤,你就离不开洛阳汤了,你或许慢慢就喜爱上了这个汤城洛阳。
二、洛阳汤的神话传说
牛肉汤在洛阳最早可以追述到夏朝,据《尉缭子》记载:“太公望年七十,屠牛朝歌,卖食盟津。”盟津即洛阳市孟津县。 东汉光武帝时,一日,光武帝便装出游,行至西华门,也就是如今的洛阳老城西华街附近,从一所民宅里飘出阵阵清爽醇厚的香味,原来是一老者正在熬制牛肉汤,光武帝邀众大臣一起品尝此美味。只见碗中盛着金***的汤汁,加上薄薄的牛肉,肥而不腻,光武帝及众大臣无不绝口称赞。在盛唐时期,女皇武则天在东都洛阳也提倡喝汤,牛肉汤得到进一部发展。洛阳地处盆地,四面环山,水源充沛但气候较为干燥,由于倡导得当加上地理环境的特点,使得牛肉汤在风靡大街小巷,堪称汉唐遗风。
三、我最爱的洛阳牛肉香杂肝汤
洛阳有几千家各类汤馆,我最喜欢老城集市北街孙家汤府的牛肉香杂肝汤。这家店历经30多年的经营和发展,在洛阳成为一碗名汤。汤味鲜,肉醇香。孙家汤府牛肉杂肝汤原料丰富,料足味厚,令人回味无穷。洛阳市烹饪协会授予“洛阳市名优小吃”、洛阳市消费者协会命名“诚信单位”、河南电视台颁发“河南省绿色食品单位”,专业机构认定“河洛名汤”。
“洛阳老集集市北街孙家汤府牛肉杂肝汤”历近30年,不仅是洛阳人难以割舍的饮食习惯和记忆,更是洛阳的一张靓丽名片。人们提到老城美食,甚至洛阳美食,首先就是汤,而孙家汤府牛肉杂肝汤更是洛阳汤界夺目出彩的一碗香杂肝汤。提起孙家汤府牛肉杂肝汤,必然是洛阳老城集市北街的最正宗。这是老一辈的生活习惯,更是新一代洛阳人成长的记忆。
四、洛阳美食的多种自由选择
除了洛阳汤,洛阳绿豆酸浆面条也是一大特色,全国独洛阳有浆面条,吃了一碗你必定想第二碗;还有洛阳水席,也是全国独一份,洛阳最正宗!除此之外,还有牡丹饼、牡丹酒等等,都是洛阳特色的美食不二选择!
这个问题,很适合我来回答。
洛阳的美食,不要听新闻上吹上天的水席,为什么呢?因为水席的确是洛阳特色,但是水席不是一个人二个人吃的,而是一桌子人吃的,如果你有七八个人,我建议可以包一桌去吃,但是一两个人,吃水席就算了。还有那个啥牡丹燕菜,其实就是白萝卜丝,哈哈哈,真的不认为有什么好吃的。
洛阳最平民的小吃,要数大街上的各种汤了,说句不怕吹牛的话,洛阳的汤绝对在全国都能排上号。因为洛阳的汤能开到九县六区,几乎所有的乡镇都有几家汤店,这在其他地方很难做到。
另外洛阳的汤很便宜,大街上差不多的6、7块起步,当然名气大的店可能贵一些。
最后说下,洛阳的汤包含的种类特别多,至少有七种,羊肉汤、牛肉汤,驴肉汤、豆腐汤、小碗汤、胡辣汤,不翻汤。保证你一周之内不重样。
剩下的还有一些小吃,可以咨询下当地人。哈哈,受众不是很大。
您好,我是金鱼料理,我来回答一下,希望能通过优质回答。
洛阳的美食有如下:
1、炒扁多
2、浆面条
3、牡丹饼
4、洛阳八大件
5、烫面角
6、涮牛肚
7、不翻汤
8、牡丹燕菜
9、牛肉汤
洛阳美食很多了,牛肉汤,羊肉汤驴肉汤,豆腐汤,不翻汤,臭杂肝汤。洛阳水席八盘十六碗,每道都有汤,似行云流水。浆面条酸爽可口。粉蒸肉,胡辣汤,豆腐脑,水煎包,鸡蛋灌饼,凉粉汤等各色美食。现在随着社会发展,人流量加大,各地方美食随着人员流动,遍布城市各地。
洛阳地道美食?
洛阳水席,是河南洛阳一带特色传统名宴,属于豫菜系。洛阳水席始于唐代,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,是中国迄今保留下来的历史最久远的名宴之一。
洛阳水席有两个含义:一是全部热菜皆有汤-汤汤水水;二是热菜洛阳水席吃完一道,撤后再上一道,像流水一样不断地更新。 洛阳水席的特点是有荤有素、选料广泛、可简可繁、味道多样,酸、辣、甜、咸俱全,舒适可口。
洛阳特色美食有哪些?
洛阳的美食种类繁多,不胜枚举。作为一名吃货,小编今天先重点推介几个吧~
1、洛阳燕菜
洛阳独具风格的风味菜。相传,武则天居洛阳时,东关一块菜地里,长出一个几十斤的大萝卜,菜农认为是神奇之物,献给女皇武则天,御厨把它切成丝、拌粉清蒸,配以鲜味汤汁,女皇吃后,其味异常鲜美,大有燕窝风味,赞不绝口,赐名“燕菜”。后传入民间,日久天长,大家都叫做“洛阳燕菜”,流传至今。
上世纪七十年代,周总理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到洛阳访问,席间,周总理看到“洛阳燕菜”上,有用蛋黄蒸糕精心制作的牡丹花时,笑着说:“‘洛阳牡丹甲天下’,菜中也能生出牡丹花。应该叫‘牡丹燕菜’。”从此“洛阳燕菜”改名为“牡丹燕菜”。这真可谓“菜以花名,菜以花传”,周总理的改菜名,让洛阳水席名声更隆。
这道名菜以胡椒入味,酸辣鲜香,老少皆宜,兼有开胃、暖胃的功效,夏季天气炎热,没有胃口的时候,吃点这个最合适不过了。有的人觉得,喝点燕菜里的汤、发发汗,觉得舒服、通透不少。另外,燕菜的分量一般都比较大,与亲友分食更佳。
2、洛阳的汤
在洛阳,有种个性的打招呼叫“喝汤秒?”意识就是:你喝汤了吗?
哈哈,没错!洛阳的街头,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汤馆,可谓不计其数。哪怕炎热的天气,也挡不住大家喝汤的热情。洛阳汤之妙,谁尝谁知道。
直奔一家汤馆,老远就瞅见排着老长的队,人多的时候,很可能连个小板凳都混不上,咋办呢?好办!端着一碗汤蹲在门口,手里拿饼,碗里香菜、辣椒油、小葱花漂一层,挤挤熟悉的食客们边吃边聊,此起彼伏的吸溜声咂嘴声中,“声声”不息。
看着那幅场面,要再说没胃口,可能吗?光是气氛就给带饿了!
和其他地方尤其不同的是,在洛阳喝汤,可以续碗添汤不加钱。汤要自己去端的,一般没有服务员为某人提供单独服务,因为此时此刻,优雅的环境、周到的服务和华丽的餐具,都是浮云,碗中才是一心想得的至宝,要的就是那一口的享受。不论是贩夫走卒,还是王孙公子,一律蹲在街边儿上喝得如痴如醉,要不怎么说“早起一碗汤,给个神仙都不当”呢?
3、三皮一线
其实就是米皮、凉皮、擀面皮、米线。要说呢,这四样并不能算是洛阳土产的,然而,洛阳人对它们的感情可是杠杠滴,说是“情深似海”也不为过。炎炎夏日,来上一碗倍儿爽口,这是不少人午餐和晚餐的首选。
4、老牌冰糕和汽水
吃三皮一线,对不少人来说,海碧可是标配。原味、水***味、橘子味,随你选。除此之外,洛阳“天冰”牌的小神童、老冰棍等物美价廉的冰糕,深得洛阳人的喜爱。
还有一款叫“小学生”的奶油雪糕,不少人也许还有印象,这种冰糕几十年前还有个名字叫“娃娃头”,不是现在这样的塑料袋包装,而是纸袋子,但形状和味道,还是和以前一样,这种味道,能勾起多少人的童年记忆啊。
5、马坡烧烤
在外地的夜市街头逛逛,应该会发现不少“马坡烧烤”的牌子吧?这可是咱洛阳的招牌美食之一哦!
洛阳的马坡烧烤,早已名声在外。洛阳人对烧烤的热爱,也是“真爱”了!正所谓,只可意会不可言传,约上三五好友,夏夜撸个串儿,美滋滋!
(芋头)